这是LOL十年之痒系列的第三篇,想来这一期的LPL和LOL还是稍微有点差别,所以题目中就没有加上十年之痒这几个字。然而无论是LOL还是LPL,他们的内部潜藏问题都是有深层联系的。这一篇笔者要谈的是LPL的“造神运动”,以及它的助推者。当你明确察觉某位LPL选手被一瞬间推上风口浪尖的时候,你就应该能感受到LPL的“造神”运动已经成为体系了。而在这种现象的形成上,有三方群体“功不可没”。
1,官方
这里的官方不仅指LPL官方运营,同样包含各大战队。LPL最知名的造神战队和成神者不用笔者提大家也知道,RNG和Uzi。S8赛季开始后,RNG在LPL处于统治地位,同时接连拿下各大国际赛冠军。而此时的LPL官方则有意把RNG推上神位。这一方面是因为LPL从来没有拿到过S冠军,另一方面是因为RNG正好是当年人气最高且在当时看来最有希望拿冠军的队伍。如果RNG真的拿到S8冠军,那么LPL的这波运营无疑会极其成功,而RNG的名望也会达到极致。但是事与愿违,RNG遗憾出局,IG登峰造极,LPL官方落下了冷处理IG夺冠的话柄。官方做事都是如此,LPL造神运动何愁不成?
这也体现出一个特点。如果造神运动成功,那么收益是巨大的,但如果造神运动失败,其结果也会相当严重。谓之风险与收益并存。
S8赛季期间LPL推的不止是RNG,主要还是RNG的队伍核心Uzi。LPL想把Uzi打造成了一张赛区名片,甚至是帮助Uzi登上了舆论顶峰。在这个阶段,RNG俱乐部自己的运营也堪称典范,是LPL战队运营的鼻祖和教科书。后来Uz则逐渐成了无所不能的存在,甚至Uzi逐渐成了RNG代名词,其他队友成了绿叶。我们不能说关于Uzi这位选手的造神运动失败了,只能说Uzi的巨大影响力没有和LPL的想法很好地契合。而在造神运动本身上,LPL官方和RNG是第一助推手。
2,国内游戏媒体
当游戏分析类内容被边缘化,而游戏娱乐性内容成为主流追逐的时候,国内游戏媒体就出现了迎合的姿态,而LPL的造神运动也就有了苗头。那么这些游戏媒体怎么做的呢?它们全方位地挖掘选手身上的潜在流量引爆点,一味追求娱乐化内容,把职业选手放个屁都能精美地呈现出来。同时在赛事报道上,游戏媒体着重呈现选手和战队胜利的消息,对于失败问题避重就轻不敢提及。就好像只见吹捧不见分析,作为LOL圈舆论的把控者没有信仰和担当,造神运动自然大肆兴起。
选手被提到了一个“明星”级别的位置,但是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德行和各方面价值并够不到这个级别。如果电竞选手向明星的方向发展,那么粉圈化是必然的。你只能说我家爱豆的好,不能说我家爱豆的问题。这个时候,造神运动就在路上了。但是等到有些媒体想反省并且做些深度内容的时候,造神的环境已经不给你机会了。那么有没有更加具体的例子呢?有。国内某知名游戏媒体,最擅长的就是引发粉丝玩“话题”。比如用话题提问粉丝,“你想给最喜欢的选手贴什么标签?”比如你觉得哪位选手的什么动作最可?比如新的一年你栽在了哪位选手的帅照里?知道的是在看电竞媒体,不知道以为是在看粉圈大V。这种舆论环境要是造不出神可就奇怪了。国内游戏媒体和其他赛区的媒体差了不是一个档次。
3,粉丝自己
造神运动之所以兴起和成功,一定和粉丝脱不了关系。有些人就喜欢追逐简单化、娱乐化和情绪化的东西,别怪别人拿这些东西往你嘴里喂。粉丝对于造神运动的助推,和许多方面相关,但是重点是以下几点。第一是笔者在之前的系列文章里说的粉丝身份和选手身份的严重错位,这导致了选手群体的自我保护和封闭,以及粉丝群体的盲目追捧和臆想。第二是国人的本性,追捧和造神古已有之。这里不是历史课,不谈深了。第三就是饭圈化,这是因为很多原本非电竞圈的观众入场,主要就是女观众。而粉圈化是造神运动最有力的推手之一。第四就是观赛群体的特质所致,比如低智化、情绪化、高自信等等。这些我会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单独分析。
在助推LPL造神运动的路上,以上三个群体一个也脱不了干系。LPL确实需要标志性选手,但是这种助推不应该越界和失控。而造神运动的结果是导致整个群体走向盲目和无知。更加严重的是,造神运动让选手的成长机会变得不平等,20%的选手拿到了80%的关注度,很多新人和新战队却难有发展机会。所以LPL的流量倾向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声明:中国电竞网(5asj.com)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立场